如何加強對廚房加工流程的控制
1、理順操作流程
廚房的加工流程主要包括加工、配制、烹飪三個方面:
①原材料加工可分為:粗加工(動物宰殺等)、精加工、干貨漲發等。
②用料配制可分為:熱菜配制、冷菜配制。
③菜肴烹調可分為:熱菜制作、冷菜制作、打荷制作、面點制作。
2、建立操作標準
建立標準就是對加工質量、產品成本、制作規格進行量化,并用于檢查指導操作的全過程,隨時消除一切操作性誤差,確保食品質量。
①加工標準:制定原料用料的數量、質量標準、漲透的程度等。如《原料凈標準》、《刀工處理標準》、《干貨漲發標準》。
②配制標準:制定菜肴制作用料品種、數量標準及按人所需營養成份。
③烹調標準:按調味品的比例將配制好的半成品加熱成菜,以達到色、香、味、形俱全標準。
④成品標準:統一器具規格和裝盤形式,標明質量要求、成本、利率和售價。
3、制定控制過程
在標準制定后,要達到各項標準,必須要有訓練有素、掌握標準的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,來保證制作過程中菜肴優質達標。
①加工過程的控制
首先對加工數量進行控制。憑廚房的凈料計劃單組織采購,實施加工達到控制數量的目的。加工出凈率的控制,由加工人員按不同品種的原料,加工出不同檔次的凈料交給發貨員驗收,提出凈料與邊角料的比例,登記入帳后發放到各位使用者。加工質量的控制,加工的質量直接關系到菜肴的色、香、味、形。因此,采購、驗收要嚴格按質量標準,控制原料質量。加工員控制原料的加工形成、衛生、安全程度,凡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均由工序終點者控制,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,處理后另作別用。
②配制過程的控制
配制過程控制,是食品成本控制的核心,杜絕失誤、重復、遺漏、錯配、多配, 是保證質量的重要環節,應做到憑額訂單和帳務員的簽章認可,廚師方可配制,并由服務員將所點的菜肴與訂單進行核對,從而加以相互制約。稱量控制,按標準菜譜、用餐人數、進行稱量,即避免原料的浪費又確保了菜肴的質量。
③烹調過程的控制
烹調過程的控制是確保菜肴質量的關鍵,因此要從廚師烹調的操作規范、出菜速度、成菜溫度、銷售數量等方面加強監控。嚴格督導廚師按標準規范操作,實行日抽查考核。用定廚、定爐、定時的辦法來控制、統計出菜速度、數量和質量。
4、制定控制辦法
①程序控制法:按廚房生產流程,從加工、配制到烹調三個程序中,每道工序的終點為程序控制點,每道工序的終點的生產者為質量控制者,配制廚師對不合格的加工、烹調廚師對不合格的配制有責任也有權提出改正,這樣使每個人在生產過程都受到監控。
②責任控制法:按每個崗位的職責,實行監督層層控制。廚師長總把關、部門經理總監督的辦法,使責任落實到崗,獎罰落實到人。
③重點控制法:對某些經常容易出現生產問題的環節要重點管理、重點抓、重點檢查。及時總結經驗教訓,找到解決的辦法,以達到防患未然,杜絕生產質量問題。